1. 孔府家酒香型
山东人最喜欢喝酒,消耗量全国第一,但是山东并没强势的酒品牌,外界很少有人知道,远不及汾酒的三分之一,即便如此,也没能阻挡山东人酿酒的步伐, 几乎每个县级市都有自己的白酒品牌,林林总总竟有一百多之家,在酒桌上,别看东北人、西北人喝酒猛,但是论酒量还真不一定有山东人酒量大,山东人喝酒属于“文喝”,也就是规矩多,一般有主陪,副主陪,三陪,一阵寒暄之后,还要轮番敬酒结识,体现了山东人好客、豪爽、注重礼仪,这种酒文化已经可以申请非遗了,一起来看看山东最知名的白酒企业,全喝过的应该是个“老酒鬼”了。
景芝酒
景芝酒业,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 ,地处山东半岛中部,历史悠久、环境优美,迄今已有多年的酿酒历史,是中国最早的国营白酒企业之一,现有员工3600余人,景芝酒以“窖香浓郁、绵软爽净、余味悠长”著称,旗下有景阳春、一品景芝、景芝年份、景芝白乾等等。
古贝春酒
古贝春是一种浓香型优质白酒。爱喝的人不少,当地人都喝顺了口。七十年代末她一问世,就很快誉满中原。山东、河北、河南,乃至京、津等地区,产品所到之处,旗下有生态原酿、三合酱香型、百年老窖、古贝元30年等,该酒清亮透明、甜绵净爽、余味悠久、窖香浓郁、浓香型风格突出。
趵突泉酒
“趵突泉特酿”沿,已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,仲宫白酒的传统五粮酿制技艺,1958年成国有企业,1999年改制为民营企业,中华老字号,中国驰名商标,山东省名牌。
孟尝君酒
孟尝君酒继承以“红胶泥抹壁”的窖藏工艺,融合传统工艺和现代高科技酿造技术为一体,精心酿造而成,窖香浓郁,醇和柔顺,是齐鲁大地上最具潜力的白酒品牌之一。
景阳冈酒
景阳冈酒业坐落于武松的故乡,生产的白酒囊括四大香型,产品种类有100多个,连续两次被评为中国白酒十大品牌,景阳冈酒始产于唐朝玄宗年间,距今已1260余年,当年好汉武松豪饮十八碗,在景阳冈上空拳打死猛虎,为民除害的英雄壮举,更成了万古流芳的佳话,景阳冈及景阳冈酒因而亦一直被世人所敬仰。
兰陵酒
兰陵酒产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兰陵镇,兰陵美酒的酿造史同中国的青铜器一样古老,始酿于商代,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,窖香幽雅,陈香突出,纯甜爽净,香味协调,酒体丰满,余味悠长,当年的兰陵一派繁荣,是众人皆知的“天下第一酒都”。
扳倒井酒
“扳倒井酒”是山东省高青县特产白酒,用当地生产的高粱、小麦(麸皮)、玉米、大米、糯米和小米等粮食为原料,使用陈年老窖窖池发酵,长期储存,分型勾调,酿出酒香味丰蕴、醇冽圆润、茵舌平喉、韵味怡畅,形成了个性明显的独特风格。
孔府家酒
孔府家酒是低度优质白酒,由曲阜酒厂于1986年开发产出。投入市场后,受到国内外用户广泛欢迎,现已出口日本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香港等国家和地区,成为中国出口量最大的白酒品种,具有窖香浓郁,绵软回甜,余味悠长,醇厚甘冽的特点。
云门春酒
山东青州云门酒业(集团)有限公司坐落于古九州之一的青州,这座被历代文化人称为 “海岱明珠”的古城,被当代史学界称为“东夷文化的发祥地”。同时,这里又是一座酒文化的摇篮。
琅琊台酒
“琅琊台”牌白酒,采用传统“老五甑”工艺,使用回槽多轮发酵技术和串蒸技术,使“琅琊台”牌白酒具备了“窖香浓郁、绵甜甘冽、落口爽净、回味悠长”等浓香型白酒特点,琅琊台酒的酿造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以前,其发于春秋战国,繁荣于秦汉,鼎盛于唐宋。
除了白酒以外,山东还有青岛啤酒,啤酒行业的龙头,低调的实力派—张裕葡萄酒,这两款酒,在中国乃至世界,还是我们最能拿得出手的国产品牌,至于山东的其他白酒,名气要小一些,在山东来说,这些都是山东不错的名酒,不过酒好可不能贪杯,小酌怡情,酒醉伤身。
2. 孔府酒是什么香型
儒雅香系列酒是孔府家一款兼具浓、清、酱三大香型白酒之特点,而又具风格、自成一体的创新香型白酒,它集清香型的柔和、浓香型的艳丽、酱香型的优雅于一身,酒体清澈透明、酒香优雅芬芳、入口绵甜醇和、回味留香持久。其香气舒适宜人,其味道绵柔爽净,其品质典雅高贵,堪称白酒中的珍品。
3. 孔府家酒是什么香型的酒
这个简单!山东婚宴用酒前十名为:景芝景阳春、云门春、扳倒井、烟台古酿、孔府家、乾隆杯、秦池、兰陵美酒、军马场酒、趵突泉。根据个人了解,基本就是这些!
4. 孔府家酒是什么香型
孔府家酒是浓香型白酒。孔府家酒是由山东曲阜孔府家酒厂生产的,沿袭当年孔子及孔府家用酒坊的历史发展起来的。孔府家酒素以三香(闻香、入口香、回味香),三正(香正、味正、酒体正)而著称,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酿酒历史。
5. 孔府家酒浓香型白酒
是的,孔府家酒(产自于山东曲阜)作为一系列优质低度白酒的存在,它具有纯正口感、纯美香味而闻名于世。39度的孔府家圣贤坊,多以500ml。经过高温制曲,两次投料、发酵等复杂工艺而酿制,也属于浓香型白酒。酒品香气优雅、醇和丰满,带有明显的五粮风格。酒品也十分古朴,白色底瓶,外加一些中国典型的人物画像,整体上呈现出儒家文化底蕴之感。市场价为64元/瓶。
6. 孔府家浓香型白酒
孔府家酒是祭孔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,所酿之酒工艺独特,酒质香醇,深受达官贵人、皇亲国戚所称道,并成为皇宫的贡品。孔府家酒选用优质高粱为原料,以小麦制成大曲为糖化发酵剂,引老龙头泉水为酿造用水,采用传统浓香型工艺等工序酿成。孔府家酒无色透明,晶莹悦人,窖香馥郁,酒质醇绵,甜柔爽口,尾子干净,余味香长。
7. 孔府家酒有酱香型的吗
52度孔府家府藏十年 很好喝。
孔府家酒以精选高粱为主要原料,以高温麦曲为糖化发酵剂,沿用孔府酒坊老五甑混蒸工艺进行生产,经长期存放,科学勾兑而成。具有无色透明窖香浓郁,绵软回甜,余味悠长,醇厚甘冽等特点。更以三香(闻香、入口香、回味香)三正(香正、味正、酒体正)著称;专家评语为香浓、绵甜、爽净;,特点鲜明,具有浓香型白酒的典型风格。酒度为52度。诗曰:孔府佳酿,储醇激义。
8. 孔府宴酒香型
孔府家酒,最有名的是其白酒文化背景中有“孔子儒学”渲染,酿酒历史悠久,独创“儒香型”白酒,而在20世纪90时代初,新闻媒体自然没法与现在相比,广告营销除了报纸杂志外,电视广告就是当时大热的营销方案,而孔府家酒的知名度及在鲁酒当中的影响力,也因电视广告而一骑绝尘。
1994年时,央视提出“黄金时段”广告宣传定义,第一届“广告词招标会”上,孔府家酒便以3000余万获得第一届“央视标王”,孔府家酒自走上央视以后,伴随着广告宣传遮天盖地的投放宣传,孔府家酒的“孔府家酒,叫人想回家”广告语便火遍大江南北,次年销售额较之上年提高近3倍,营收达9.18亿元。
9. 孔府家酒42度浓香型
孔府原浆42度,配制酒口感还是很不错的,这款酒喝起来口感非常的纯正,酒的香气很足,而且久久留香,让人非常的回味,是一款非常好的酒
10. 孔府家酒44度 浓香型
孔子世家,中国最长久的世家,历经了两千多年。每一代的衍圣公都是获得皇帝过当值政权的册封,受到世人无上的尊敬。但是中国每当遇到外族入侵时,衍圣公几乎都是第一个称臣……
第二代,孔鲤,字伯鱼。宋徽宗崇宁元年(公元1102年)追封为泗水侯,孔氏后人称为二世祖。孔鲤经常趋庭接受孔子诗礼的训导。享年50岁,先孔子而死。
第三代,孔伋字子思。宋徽宗崇宁元年(公元1102年)追封为沂水侯,元文宗至圣元年(公元1330年)追封沂国述圣公,孔氏后人称其为三世祖。他受业于孔子学生曾参,颇得孔子思想的真传,著作《中庸》,以述父师之意。孔伋成为述圣,前继承孔子,后通过门人传给孟子。孔伋享年82岁。
第四代,孔白,字子上。博通群书,又善兵法,齐威王召为国相,不就,享年47岁。
第五代,孔求,字子家。享年45岁。
第六代,孔箕,字子京。享年46岁。
第七代,孔穿,字子高。博学、清虚、沉静,有遁世之志。当时楚、魏、赵三国争相聘请,孔穿不仕。享年51岁。
第八代,孔谦,字子顺。为魏相。享年57岁。
孔鲋,字子鱼,或子甲。博通经史,秦始皇召为鲁国文通君。秦始皇焚书坑儒时,将其家传《论语》、《尚书》、《孝经》、《礼》等书藏于孔子故宅墙壁中,得以保留下来。
第九代,孔腾,字子襄。汉高祖十二年(公元前195年)封孔腾为奉祀君,专管祭祀孔子的事务,此为奉祀孔子之始。享年57岁。
第十代,孔忠,字子贞。有高尚之志,被汉文帝封博士、褒成侯。享年57岁。
第十一代,孔武,字子威。汉文帝封为博士。早卒。
第十二代,孔延年。博览群书。汉文帝时以治《尚书》出名,征为博士,转继太傅,后又任大将军。享年71岁。
第十三代,孔霸,字次孺。少年时就显示出非凡才华。汉元帝永光元年(公元前43年)赐爵关内侯,食封800户,号褒成君,并赐黄金200斤,宅一区,昭帝时征为博士。此为世袭爵位奉祀之始。享年72岁。
第十四代,孔福。汉成帝绥和元年(公元前8年)封为关内侯。享年62岁。
第十五代,孔房。汉哀帝建平二年(公元前5年)袭封关内侯,赐932户。
第十六代,孔均,字长平。本名莽,因避王莽讳,改名均。好学有才,言辞清辩,奏对成章。汉平帝元始元年(公元1年)封为褒成侯。王莽居摄二年(公元7年)欲拜孔均为太尉,上书辞谢未就职。享年81岁。
第十七代,孔志。光武帝建武十四年(公元38年)复封为褒成侯,食邑2000户。
第十八代,孔损,字君益。汉明帝永平十五年(公元72年)袭爵,章帝元和二年(公元85年)至阙里祭祀孔子时,孔损助祭,和帝永元四年(公元92年)封为褒亭侯,食邑1000户。
第十九代,孔曜,字君曜。汉安帝延光三年(公元124年)封为奉圣亭侯,食邑1000户。
第二十代,孔完。汉灵帝建宁二年(公元169年)袭褒亭侯。孔完早逝,无子。由其弟孔瓒之子孔羡袭爵。
第二十一代,孔羡,字子余。魏文帝黄初元年(公元220年)拜为奉议郎,二年(公元221年)封为宗圣侯,赐食邑百户。
第二十二代,孔震,字伯起。西晋武帝泰始三年(公元267年)封为奉圣亭侯,拜太常卿黄门侍郎,赐食邑200户。享年75岁。
第二十三代,孔嶷,一作孔亭,字成功。东晋明帝太宁三年(公元325年)袭封奉圣亭侯。
第二十四代,孔抚。历豫章太守,袭封奉圣亭侯。
第二十五代,孔懿,袭奉圣亭侯。享年61岁。
第二十六代,孔鲜,字鲜之。好学,有度量。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九年(公元442年)袭封圣亭侯。
第二十七代,孔乘,一作孔秉,字敬山,博学多才艺。北魏孝文帝延兴三年(公元473年)封为崇圣大夫,食邑500户,并给10户以供洒扫。
第二十八代,孔灵珍。任秘书郎,袭爵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(公元495年)改封崇圣侯,赐食邑100户。
第二十九代,孔文泰,袭崇圣侯。享年58岁。
第三十代,孔渠,袭崇圣侯。
第三十一代,孔长孙。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(公元550年)改封崇圣侯,食邑百户。孔长孙有二子,长子英悊,次子嗣悊。长子早逝,无子。享年64岁。
第三十二代,孔嗣悊。隋文帝时应制登科,授泾州司兵参军,后升迁太子通事。隋炀帝大业四年(公元608年)封为绍圣侯,赐食邑100户。享年70岁。
第三十三代,孔德伦。唐高祖武德九年(公元626年)封为褒圣侯,赐食邑100户,朝会时位同三品。武则天时赐予玺、书、衣服等。享年71岁。
第三十四代,孔崇基。武则天证圣元年(公元695年)袭封褒圣侯,中宗神龙元年(公元705年)授朝散大夫,陪祭朝会。享年56岁。
第三十五代,孔璲之,字藏晖。唐玄宗开元五年(公元717年)袭褒圣侯,特授国子四门博士。
第三十六代,孔萱,袭封文宣公,兼任兖州泗水今。
第三十七代,孔齐卿。唐德宗建中三年(公元782年)袭封文宣公,兼兖州司马。
第三十八代,孔惟眰。唐宪宗元和十三年(公元818年)袭封文宣公,任兖州参军,奉孔子祀,复50户以供洒扫。享年65岁。
第三十九代,孔策。唐武宗会昌二年(公元842年)袭封文宣公,历国子监博士。大中元年(公元847年)宰相白敏中奏请岁给户绢百匹,充春秋奉祀。享年57岁。
第四十代,孔振,字国文。唐懿宗咸通四年(公元863年)袭封文宣公。举进士甲科,官至监察御史,左补阙水部员外郎。享年74岁。
第四十一代,孔昭俭。袭封文宣公,授广文博士。享年60岁。
第四十二代,孔光嗣,字斋郎。唐哀宗天祐二年(公元905年)授泗水令,后因时世动乱,失封爵。后梁乾化三年(公元913年)被庙户孔末所杀。享年42岁。
第四十三代,孔仁玉,字温如。后唐明宗长兴元年(公元930年)任曲阜县主簿,三年(公元932年)袭文宣公。后晋高祖天福五年(公元940年)兼任曲阜县令。后周太祖广顺二年(公元952年)幸曲阜拜孔庙及墓,召孔仁玉赐五品服。被孔氏后人誉为“中兴祖”。享年45岁。
第四十四代,孔宜,字不疑。宋太祖乾德四年(公元966年)任曲阜县主簿,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(公元978年)累迁太子右赞善大夫,袭文宣公。享年46岁。
第四十五代,孔延世,字茂先。博学、善吟咏。宋太宗至道三年(公元997年)袭封文宣公,兼任曲阜县令,赐白金束帛及太宗御书印《九经》。享年38岁。
第四十六代,孔圣佑。宋真宗天禧五年(公元1021年)袭封文宣公,兼曲阜知县事。卒年35岁,无子。后孔延世弟孔延泽之子,孔宗愿袭封。
孔宗愿,字子庄。宋仁宗景祐二年(公元1035年)袭封文宣公,知曲阜县事。宋仁宗至和二年(公元1055年),改封孔宗愿为世袭衍圣公,此为封衍圣公之始。
第四十七代,孔若蒙,字公明。宋神宗熙宁元年(公元1068年)袭封衍圣公,兼曲阜县主簿。宋哲宗元祐元年(公元1086年)将爵号改为“奉圣公”,专主祀事。宋哲宗元符元年(公元1098年),废掉孔若蒙的爵位,由其弟孔若虚袭封奉圣公。孔若虚,字公实。死后,仍由孔若蒙的长子孔端友袭封衍圣公。(衍圣公封号自此开始)
第四十八代,孔端友,字子交。宋徽宗崇宁元年(公元1102年)袭封衍圣公。高宗建炎二年(公元1128年)孔端友随高宗南渡,寓居衢州,称为南宗。孔端友之弟孔端操留守林庙,金命权袭衍圣公,称为北宗。
南宗孔端友无子,其弟孔端操幼子孔玠袭爵,孔玠子孔搢,孔搢子孔文远,孔文远子孔万春,孔万春子孔洙俱袭南宗衍圣公。至五十三代,孔洙让爵于北宗,出现了南宗、北宗合一局面。
第四十九代,孔璠,字文老。孔璠系孔端操次子。金太宗天会十二年(公元1133年)袭封衍圣公,主管祀事,天会十五年(公元1137年)丢掉爵位。熙宗天眷三年(公元1140年)金廷准备授孔璠承奉郎,袭封衍圣公爵位,未来得及受封便去世。享年38岁。
第五十代,孔拯,字元济,金熙宗皇统二年(公元1142年)袭封衍圣公,加文林郎。大定元年(公元1161年)孔拯卒,时年26岁,无子。其弟孔摠袭封。
孔摠,字元会。金世宗大定三年(公元1163年)袭封衍圣公,加文林郎,赠光禄大夫。孔摠在宋金对峙混战中,依靠孔氏族人力量,修建林庙,赢得族人敬畏。享年53岁。
第五十一代,孔元措,字梦得。金章宗明昌二年(公元1191年)袭封衍圣公,加文林郎。后兼曲阜县令,授中议大夫,金宣宗贞祐二年赴汴京,金亡,回曲阜。享年70岁。
第五十二代,孔浈,字昭度。元宪宗元年(公元1251年)袭封衍圣公。孔浈后被人告称乃驱口贱民李姓所生,因而被夺爵。
第五十三代,孔治,字世安。元成宗元年(公元1295年)封为衍圣公。孔治是孔宗愿第三个儿子孔若愚的六世孙。他们中间是:孔若愚——孔端立——孔琥——孔拂——孔元用——孔之全——孔治。孔子后裔的袭爵,由孔浈被剥夺衍圣公爵号后,中断43年之久,直到孔治才又袭封衍圣公爵。
第五十四代,孔思诚于大德十一年(公元1307年)袭封衍圣公,因支庶袭封,为族人不服,因而被解除爵位。元仁宗延祐三年(公元1316年)改由孔若愚的后代孔思晦袭封。
孔思晦,字明道。资质端重,勤学博识,而且以孝闻名。在修建林庙、重刻族谱等方面使之日益完备。享年67岁。
第五十五代,孔克坚,字璟夫,元顺帝至元六年(公元1340年)袭封衍圣公,阶嘉议大夫。授通奉大夫,官至礼部尚书、国子祭酒,均未赴就。朱元璋诏见时,假托有病未去,后朱元璋亲笔谕孔克坚,接诏后兼程进见。洪武元年十二月,钦颁圣旨,孔氏子孙皆免差役,同年赐给孔府两千大顷田地。
第五十六代,孔希学,字士行。好读书,善写隶书,文词尔雅,谈笑挥洒,灿然成章。明太祖洪武元年(公元1368年)袭封衍圣公。洪武十三年(公元1380年)令衍圣公班列文臣之首。从洪武初年开始,衍圣公不兼地方官,专主孔子祀事。享年47岁。
第五十七代,孔讷,字言伯。诗书都有较高造诣,为人宽厚。明太祖洪武十七年(公元1384年)袭封衍圣公。享年43岁。
第五十八代,孔公鑑,明惠帝建文三年袭封衍圣公。享年23岁。
第五十九代,孔彦缙,字朝绅。明成祖永乐八年(公元1410年)袭封衍圣公。享年55岁。
第六十代,孔承庆,字永祚。未能袭爵即逝,后追封衍圣公。享年31岁。生有二子,孔宏绪、孔宏泰。
第六十一代,孔宏绪,字以敬,号南溪。明代宗景泰六年(公元1455年)袭封衍圣公。后因宫室逾制,削夺了爵位,改由其弟孔宏泰袭爵。弘治十一年(公元1498年)恢复孔宏绪衍圣公冠服家居。享年57岁。
孔宏泰,字以和。明宪宗成化五年(公元1469年)袭封衍圣公。明弘治十二年(公元1499年)六月,孔庙遭火灾。孔宏泰正在朝中,孔宏绪率弟子奔救,火后孔宏绪素服哭庙,蔬食百日。孔宏泰回来后亦哭如居丧。享年54岁。卒后,其爵位仍由孔宏绪之子孔闻韶袭封。
第六十二代,孔闻韶,字知德,号成庵。明孝宗弘治十六年(公元1503年)袭封衍圣公。次年新庙建,规制依旧。享年65岁。
第六十三代,孔贞干,字用济,号可亭。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(公元1546年),袭封衍圣公。享年38岁。
第六十四代,孔尚贤,字象之,号希庵。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(公元1559年)袭封衍圣公,赠太子太保。孔尚贤有二子,胤椿、胤桂,都先卒无子嗣,乃以孔尚贤从弟孔尚坦之子孔胤植袭爵,后来为避清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讳,改“胤”字为“衍”字。孔尚贤享年79岁。
第六十五代,孔胤植,字对寰,号懋甲。明熹宗天启元年(公元1621年)袭封衍圣公,天启七年(公元1627年)加太子太保,崇祯三年(公元1630年)晋太子太傅。清朝对历史上所沿袭下来的对孔家种种优待“俱应相沿”并“期于优渥”。孔胤植凡进京朝见,皇帝都遣迎劳,入朝,班列大学士之上。顺治三年(公元1646年)在都城太仆寺街赐第一座,计门、厅、楼、房一百多间。这就是北京的衍圣公府。享年56岁。
第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
第六十六代,孔兴燮,字起吕,号辅垣。清顺治五年(公元1648年)袭封衍圣公,七年晋太子太保。享年32岁。
第六十七代,孔毓圻,字钟在,号兰堂。为人质朴爱好诗文,工于书法,擅于写擘窠大字,善画墨兰。清康熙六年(公元1667年)袭封衍圣公,九年授光禄大夫,十五年晋阶太子少师。清圣祖玄烨来曲阜庙谒林,孔毓圻除施以必要之礼,并叫族人为皇帝讲经、引驾,还请求扩展孔林、减轻租赋设置百官,玄烨均予以答应。享年67岁。
第六十八代,孔传铎,字振路,号牗民。好读书,学识广博,通礼乐,工诗词。其著作甚多。雍正元年(公元1723年)袭封衍圣公。康熙年间赐孔传铎二品冠服,袭爵一年以后,世宗幸学,召孔传铎陪祀,六月孔庙遭火灾,率族人素服哭三日,清世宗派人祭告,并传旨慰问,拨款重建。雍正八年(公元1730年)孔庙重建工程完成,九年世宗又命修孔林,十年孔林峻工,复开馆辑《阙里盛典》。享年63岁。
第六十九代,孔继濩,未袭爵即病故,后被追封为衍圣公。享年23岁。
第七十代,孔广棨,字京立,号石门。清雍正九年(公元1731年)袭封衍圣公,授二品冠服。多次受世宗、高宗召见,并给赏赐。能诗文,著有多集诗卷。享年31岁。
第七十一代,孔昭焕,字显文,号尧峰。乾隆九年(公元1744年)袭封衍圣公。乾隆十三年(公元1748年)正月,弘历巡幸阙里,祭祀孔子,孔昭焕命其族人、举人孔继汾等在诗礼堂给皇帝讲经,是日弘历谒孔林,赐孔昭焕宴、书籍、文绮、貂币,升孔继汾中书,族人有官者,皆进秩。乾隆二十一年(公元1756年)孔昭焕上疏,弘历大为不满,下吏建议夺其爵,弘历念其年少未夺。乾隆三十六年(公元1771年)弘历到曲阜祀孔子,还京师后,将内府所藏十件商周祭器赐给孔府,以便在国祭时陈设。享年40岁。
第七十二代,孔宪培,字养元,号笃斋。博学多才,工书画,善画兰,得先祖孔毓圻遗法。乾隆四十八年(公元1783年)袭封衍圣公。孔宪培原名孔宪允,乾隆皇帝亲自为其改名,并将女儿嫁给他,由此,孔府步入盛世。仅在孔宪培生时,乾隆皇帝就曾5次到曲阜,并每年得到貂皮、锦缎、笔、砚、徽墨、貂冠朝服、蟒袍、御制诗、御论、御制墨刻等多种赏赐。享年38岁。
第七十三代,孔庆镕,字陶甫,号冶山。清乾隆五十九年(公元1794年)袭封衍圣公。孔庆镕博学多才,擅长写诗作文、绘画和书法,是历代衍圣公中最有才学的著名人物。自幼善辞令,且顺从上心,一生多次受皇帝召见并十几次受到御制墨刻、匾额、诗、图、貂皮、朝冠、衣物等赏赐。享年55岁。
第七十四代,孔繁灏,字文渊,号伯海。清道光二十一年(公元1841年)袭封衍圣公,晋太子太保。享年57岁。
第七十五代,孔祥珂,号观堂。清同治二年(公元1863年)袭封衍圣公。享年29岁。
第七十六代,孔令贻,字燕庭。清光绪二年(公元1877年)袭封衍圣公。1915年袁世凯仍封孔令贻衍圣公,称帝后,曾加郡王衔。曾受光绪帝召见,并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时,奉母挈妻进京贺寿。慈禧太后特赏他及其母、妻御笔大“寿”字各一张,孔令贻又蒙双眼花翎之赐。享年48岁。
第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
第七十七代,孔德成,字达生。1920年袭封衍圣公,是末代衍圣公。
11. 孔府家酒儒雅香
山东曲阜孔府家酒业有限公司创始人,董事长--邱振新先生
孔府家酒由山东曲阜孔府家酒厂生产,销往全国各地市场。
孔府家酒是沿袭当年孔子及孔府家用酒坊的历史发展起来的。孔府家酒素以三香(闻香、入口香、回味香),三正(香正、味正、酒体正)而著称,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酿酒历史。孔府家历史悠久、驰明中外,她是以浓香型白酒生产为主业的大型企业公司,曾开创了“白酒低度、包装古朴典雅、名人广告宣传、优质粮食酒出口第一”的四个先河。
TAG:彭州传统白酒的包装设计
新乡白酒酒盒套装设计
浙江红酒包装盒定做工厂